建筑垃圾处理“新蓝海”有哪些机遇?
来源:洁普智能环保发布时间:2024-11-05
根据中国环联公布的数据,建筑垃圾占我国城市固体垃圾总量的40%左右,2023年产生量已经超过了30亿吨,预计2025年将达到40亿吨,而在我国大部分地区,其利用率还不足10%。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的进程中,建筑垃圾已经成为单一排放量最大的固体垃圾。
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领域之所以被认为是“新蓝海”,不但因为建筑垃圾的存量、增长和来源上具备巨大的长效发展潜力,更因其完全符合新质生产力和绿色生产力的特性,与国家“十四五规划”和“双碳”目标高度一致,受到了来自顶层设计端的大力支持。
我国建筑垃圾起步较晚,2008年之前一直处于混放和填埋处理阶段。然而,经过近二十年的立法完善和技术创新,建筑垃圾处理的运营模式及其产品的支持已经越来越契合市场机制。政府主导、企业主导、PPP和特许经营等灵活模式结合税收减免、财政补贴、优先采购、土地利用、科研支持等诸多激励和引导措施,正在从根本上解决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的顽疾,为建筑垃圾处理的市场化构建坚实的发展基础。
建筑垃圾处理技术层面,从混合生活垃圾填埋到筛分+破碎+筛分,从增加免烧砖和有机料产线到模块化拼接组合,建筑垃圾处理工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一路走过了“十三五规划”。如今,为了满足“十四五规划”对建筑垃圾处理的自动化、智能化和绿色化要求,新型的“先破后筛”和“先筛后破”工艺成为市场主流,所谓两级破碎、三次筛分配套风选机、浮选机的应用技术已经越发成熟,并正在向多领域协同处置方面稳定拓展。处理技术的创新和发展,也为建筑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
“万事俱备、只欠东风”。去年12月,随着中央督察组对海口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通报,建筑垃圾处理问题引起广泛关注,其他多地建筑垃圾管理规定纷纷出台。6月6日,督察组再次集中通报了湖北、湖南、上海、浙江、江西、云南和重庆等7个地区的建筑垃圾利用和处置环节存在的问题,将建筑垃圾处理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随着政策端的不断推进,我们有理由相信,越来越细分的规范措施将涵盖建筑垃圾处理端的每一个环节,从产生源头到清运、存放、处理、利用、产品市场化等,都将越来越符合市场运营机制,为相应领域的企业带来新一轮的长期利好。洁普环保结合矿山设备和固废处置设备的研发和生产经验,已经分别在“先破后筛”和“先筛后破”工艺上实践出了更多细节优化措施,并结合公司智能监测系统,形成了更加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新型配置方案,以迎接建筑垃圾处理新时期的到来。
综合可见,建筑垃圾处理领域无论从政策、模式还是工艺、设备,甚至社会意识方面,都已经具备了迅猛发展和长期利好的态势,大势之下,诸多阻滞都将迎刃而解,而处理的每一个环节也都充满了新的机遇,希望有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可以酌情考虑。
上一篇:废旧金属回收方法和步骤是怎样的?
下一篇:返回列表